...

金融要為科技創新「出圈」助力

日前,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透露,深圳市近期將出台促進風投創投高質量發展政策檔,引導創投機構投早、投小、投長期、投硬科技。

這是金融支援科技創新的一個縮影。 事實上,從政府引導基金到風險投資(VC)和私募股權(PE)的注入,再到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,以及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鼎力支援等,當前,我國已經構建了覆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支持體系,助力科技創新“出圈”。

首先,各地紛紛設立產業基金,支援科技創新,推動科技成果轉化。

最近一段時間,多地明確提出,設立產業基金支援相關產業發展,百億元級、千億元級基金頻現。 比如,深圳市在上述新聞發佈會上提出,將設立100億元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產業基金,聚焦人工智慧的軟體、硬體、具身智慧等方向,投資一批高成長性企業,用百億元基金解決融資難題。

規模龐大的產業基金,為產業發展提供了雄厚的資本支撐、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。 相關產業基金要切實發揮好科技創新風向標、引路人作用,著力投早、投小、投長期、投硬科技,真正佈局新興產業、未來產業。

其次,多層次資本市場持續發力,促進資源向具有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的企業集中。

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日前發表署名文章指出,優先支持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科技型企業股債融資、併購重組,提升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質效。 2月7日,中國證監會發佈的《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實施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實施意見》)提出,加強對科技型企業全鏈條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。 更進一步看,《實施意見》結合落實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等部署要求,研究提出了更有針對性、可操作的政策舉措,比如,聚焦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,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、適應性; 加大投資端改革力度; 發展多元股權融資和多層次債券市場。

可以預期的是,在新“國九條”的引領下,資本市場“1+N”政策體系加速落地見效,將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不同發展階段資金需求的差異性、多元化、長期性的融資渠道,推動優質資源向新質生產力領域集聚。

最後,金融機構創新服務,多措並舉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援力度。

比如,銀行打破傳統信貸模式「固有思維」,全方位增強間接融資金融供給與科技企業需求的適配性; 證券公司加大對企業再融資、併購等支援,形成了對科技創新的全業務鏈服務; 保險公司開發針對科技企業的保險產品,為科技企業提供了有效風險保障。

但這遠遠不夠,未來,金融機構仍要持續提升對科技創新的服務能力,推出更多適應科技企業特點的產品,降低科技企業的融資成本; 加強互動和協同,進一步推動科技金融體系的完善,形成“科技—產業—金融”良性迴圈。

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,金融則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。 隨著科技創新的深入發展,相關政策的進一步完善、落實,金融助力科技創新的方式將更加多元、精準,持續推動科技創新不斷突破。

欄目: